最新道德经中描写学习的句子(热门64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经》好句摘抄64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明太祖(-年在位)《御注道德经》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4、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7、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8、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卢梭)
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1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1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5、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1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8、“天地之间,其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可以独立出来吗?与前后文有关系吗? 与前面,都是在说天地的问题;与后面就是道的本质是无,是虚的,以虚来喻道,中喻道,守中就是守虚、守道。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章
23、当人类隔阂泯除,海成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蒲克明
24、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富兰克林
2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3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3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32、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33、(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34、数是一种耻辱。朋友的数量很少。
35、典出春秋老子《道德经第章》
3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37、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3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39、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道德经的智慧全集》
4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2、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
50、清净为天下正。
51、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洛克)
5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53、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55、有,是万物之所始;无,是万物之所母。
5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5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5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ile/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6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1、《道德经》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民乐推之而不厌。”
62、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6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