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古诗(经典6篇)。
大暑古诗 篇1
《夏夜暴雨》
宋代:刘敞
大暑积炎夏,沈阴昏楚天。
疾雷五河裂,飞电万星悬。
涨泽通南国,孤城斗百川。
似传黄鸟语,欲反濯龙渊。
《题画呈梁观》
明代:王邦畿
大暑当时局蹐jí居,故人持画索新书。
溪边最爱个亭子,置我其中便自如。
《热》
元代:张昱
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
夜深明月在天上,白露满湖荷叶香。
《萤》
唐代: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扇》
宋代:谢枋得
蒲葵也解归掌握,纨素未应捐中。
莫把暗尘明月,好驱大暑来清风。
《大暑》
宋代: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代: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代: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竹下独酌》
宋代: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
宋代:陆游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蕲州簟【diàn】,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
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大暑》
宋代:孔平仲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炉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
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西江月·时在天长,正当大暑,归山后,恰值》
元代:尹志平
九夏天长暑热,三秋山后清凉。
一川禾黍正苍苍,了见西成有望。
论甚天涯海角,尽他关外山荒。
目前无事即仙乡,且恁随缘豁畅。
大暑古诗 篇2
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
陆游〔宋代〕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蕲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
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大暑古诗 篇3
1、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黄庭坚(宋代)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2、大暑戏赠希古
张耒(宋代)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3、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张耒(宋代)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4、热
元代:张昱
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
夜深明月在天上,白露满湖荷叶香。
5、萤
唐代: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6、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代: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7、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大暑古诗 篇4
大暑竹下独酌
郑刚中〔宋代〕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碗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郑刚中简介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大暑古诗 篇5
大暑
孔平仲〔宋代〕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孔平仲简介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大暑古诗 篇6
1.《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张耒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2.《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3.《大暑戏赠希古》
张耒(宋代)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4.《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5、《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
宋代: 陆游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蕲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
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6、《大暑》
宋代: 黄裳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
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
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